業內的“氫”聲
“氫能是難脫碳領域實現碳減排的重要解決方案。”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馬永生
“應讓氫能源回歸市場,讓市場說了算,通過市場讓產氫者和用氫者實現雙贏,共同來推動氫能源市場的有序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兼齊魯分公司代表、黨委書記韓峰
“要大力發展氫能源,推進氫能源列車、氫能源汽車、電動汽車在青藏高原的應用,助力打造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
——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青海省委會主委王昆
“探索多元化氫源供給模式,推動可再生能源綠氫發展;推進氫能基礎設施建設,支持氫能制、儲、運、加產業鏈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國強
*資料來源:易控智駕根據公開報道整理
氫能大熱礦先知
在全球減碳的大背景下,氫能來源多樣、終端零排、用途廣泛的優勢正彰顯著巨大的市場前景。據國際氫能理事會預測,到2050年,氫能將滿足全球18%的終端用能需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0億噸;預測到2035年,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將達到100萬輛左右,發展空間巨大。
此外,氫能還可實現電網大規模調峰和跨季節、跨地域儲能,這意味著制氫系統一旦建成,就可幫助當地消納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的過強波動性,通過可再生“綠電”重構當地新能源體系。
近年,我國在副產氫純化、氣態儲氫、高功率密度雙極板等技術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在剛剛結束的第十九屆日本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FC EXPO)上,也有很多中國企業“走出去”,借助國際化舞臺向全球展示其在新興綠色能源產業所創建的業績。而受制于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產業鏈聯動和降低成本方面的不足等方面原因,我國供氫規模和燃料電池汽車總量仍然較小。對此,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已實現大規模光伏和風力發電的中西部地區是實現氫能產業落地的希望之地,而大型露天礦有望成為氫能實際應用的首批場景之一。
氫的能量密度非常高,約為汽油的三倍。以氫為原料的發動機具有動力強勁、續航能力強、安全可靠的特點,完美匹配礦區設備的使用需求。更重要的是,在礦山,通過“電氫協同”、“氫儲聯動”,降低成本顯得更易解決:制氫,可以用技術成熟、價格低廉的光伏及風能來制取綠氫;儲運,未來或可直接在礦山就地消納,極大減少存儲和運輸的成本;使用,可批量改造礦用設備,短時間內形成大規模應用。
在氫能產業率先在西部風光資源富集區成長的背景下,礦山已率先感受到氫能發展的綠色春風,產業各方已開始探尋適合礦山場景的特定技術路線,推動礦山運輸率先搭乘綠電春風,在提質增效的同時實現智能零碳。
綠氫技術與電力多元化轉換
作為全球多個領域低碳轉型的解決方案,Power-to-X(電力多元化轉換,以下簡稱“PtX”)近年來受關注度逐漸提升,其中,由可再生能源制取的綠氫將發揮重要的作用,也成為礦山場景下重要的落地路線。
PtX是指將多余的電能轉化為長期儲存的氫或甲烷等化學能源的各種技術。在歐洲,多地通過以100%可再生電力為動力的電解槽生產氫氣,將區域溫室氣體排放量或其它污染歸零,并且通過并網的可再生能源電力制氫,優化電力結構。
在我國,隨著政策青睞和電解水制氫技術的快速突破,PtX也正在成為能源行業的新趨勢。已建成的內蒙古準格爾旗納日松光伏制氫產業示范項目、大安風光制綠氫合成氨一體化示范項目等,都是PtX的代表。隨著兩會期間“氫聲”頻頻,PtX模式在未來幾年還將迎來提速和擴容,這對于降低我國石油、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保障我國的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未來已來 “氫”路先行
相較于鋰電池,氫能可完美解決低溫啟動難、過多占用車輛運能、充電時間過長等問題。利用礦山豐富的風光資源、開闊通風遠離市鎮的地理條件以及礦山車輛相對固定的運輸路線,實現氫能的廉價取用、安全存儲和低成本運輸。氫燃料電池和先進電驅技術、無人駕駛線控底盤技術的結合,有望更好地服務于無人駕駛技術的進化,賦能我國綠色智慧礦山的發展。
作為礦山領域氫能應用的先行者,易控智駕在2022年5月就成功落地測試了行業內首臺氫能源寬體車,為“綠色礦山”建設提供了新思路。
易控智駕首臺氫能寬體車落地內蒙古寶利煤礦測試運營
目前,礦區氫能源的應用狀況與產業大環境幾近相同,也受困于成本的降低。如何利用礦區的光伏、風能資源發電制備綠氫,并供給當地運輸車輛、煤化工、氫冶金使用,從而在一個區域內形成產業閉環,是氫能在礦山真正實現商業化場景落地的關鍵所在。
易控智駕自成立之初即致力于探索礦山綠色智能化發展新路徑,始終關注氫能行業技術進步方向與成果,與合作伙伴一起,推動氫能在行業的廣泛應用,并建立氫能在礦山運輸場景下的規范和標準。在技術及產品創新方面,堅持“車輛大型化、新能源化”的策略。我們已在山東宏河百利礦業鳧山礦批量投入使用無人駕駛純電動寬體車,并且以氫能源線控作為研發儲備的方向邁進。易控智駕堅定持續投入研發力量,不僅是為了保持自身產品和技術的領先性,也為了更好地助力“零碳礦山”目標的實現,以科技之力創造社會價值。
氫能之路已更為清晰地鋪展在眼前,如何堅守礦山行業自身的長期主義,需要我們攜手向前,履踐方能致遠。
(本文來自:易控智駕)
該內容由行業企業、終端個體、第三方機構提供,本網僅為引用該信息,如有任何疑問請與轉載來源機構聯系解決,感謝支持。如發現侵權,本網站將協助進行處理或撤文。
![]() |
![]() |